您现在的位置: 欧宝 > 欧宝车型 > 正文 > 正文

繁星集团亿欧电气化新势力造车双重

  • 来源:本站原创
  • 时间:2021/11/18 11:28:00

与现在所有的汽车制造商类似,Stellantis也在果断地向新能源领域转型。在近日召开的“年电动汽车日”上,Stellantis透露了集团在进军全球电动汽车市场方面的相关规划:到年,将投资超过亿欧元用于汽车的电气化和软件方面。

该公司旗下的道奇品牌已经计划推出一款电动肌肉车,以及一款RAM纯电皮卡。按照规划,新车将于年实现量产上市。

此外,在Stellantis旗下的14个标志性品牌,包括标致、Jeep、菲亚特和欧宝等,都有着各自的电气化方案,未来将全面提供纯电动汽车。在商用车领域,Stellantis将会在年底推出搭载氢燃料电池的货车。

在年时,Stellantis计划将旗下低排放车辆(电动汽车、插混汽车等)在欧洲销售份额提升至70%,在美国市场提升至超过40%。而这一目标如果能够完成,那么Stellantis有望成为低排放汽车的市场领导者。

为了达成电气化战略,Stellantis目前拥有4个电气化平台、可扩展的三个电驱动模块和标准化电池组。

四个电气化平台可以说是Stellantis电气化转型的支柱,其具有极高的灵活性,组件也能高度共享,每个平台每年可支持多达万产品的生产。四大平台分别是STLASmall、STLAMedium、STLALarge以及STLAFrame,续航范围涵盖km-km,搭配不同的电动机可以打造所有细分市场的产品。

值得一提的是,Stellantis未来旗下纯电动产品还会具有一流的快充能力,大概是每分钟充32km续航。

至于电动汽车最主要的电池方面,Stellantis计划到年含镍和不含镍两种电池组来为各种车辆量身定制电池组,并且规划在年率先推出固态电池技术。

该公司电动汽车电池和组件方面的需求将通过欧美的五个“超级工厂”来解决,确保在电池产能达到GWh,年达到超过GWh,同时还会继续从第三方企业采购或者成立合资企业生产。Stellantis还与北美和欧洲的两个锂矿供应商签署了谅解备忘录,以确保锂的可持续供应。

除了成产、采购电池外,Stellantis还在通过技术研发,如优化整体电池组、简化模块的格式、增加电池单元的尺寸等来降低电池成本。该公司在电动汽车电池组成本的目标是到年降低40%以上,到年再降低20%以上。

公司还保证会考虑用户的使用需求和环境问题,打算通过维修、再制造、二次使用和直接回收来最大化利用电池生命周期的全部价值。

在Stellantis集团由PSA与FCA合并之初,就将目光集中在了电气化领域,当前集团共有29款电气化车型,而在今年年底之前还将发布10款全新的电气化车型,以满足更多消费者需求。

新势力造车双重上市第一股,小鹏实力破局

7月7日,何小鹏又去敲钟了,这次是港交所。小鹏汽车IPO面向全球发售85,,股公司A类普通股,其中香港公开发售及国际发售分别占全球发售股份总数的5%及95%,首日成交金额达到17.亿港元。在汽车股来说,双重上市是一个稀罕事,而小鹏是新势力造车双重上市第一股,对小鹏乃至中国智能汽车发展来说,双重上市都意义深远。

智能化领先拿下双重上市

去年8月,小鹏汽车在美国纳斯达克成功挂牌上市,仅仅不到1年,小鹏再次成功登陆港交所,这两个股票市场在全球都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并且分别辐射东西方两大文明圈。这么短的时间内,顺利在两大市场双重上市,说明小鹏无论是在当前的竞争实力,还是可预见的创新力上,都得到了双重认可。对一个成立仅7年的汽车企业,这是前所未有的。

目前,小鹏汽车拥有国内领先的智能化能力,包括体验评价相当高的高速路场景的NGP、不依赖停车场改造的VPA停车场记忆泊车,以及支持连续语境识别的智能语音系统,可实现多场景化的智能语音互动体验。被车主和消费者广泛认可,数据显示年,几乎所有小鹏用户都使用了导航和语音交互功能,平均每人每天唤醒语音助手小P的次数为7.3次;76.87%的用户会使用自动泊车功能,平均泊入时间为32.6秒;5月份,小鹏用户成功泊车超过26.7万次。

从已落地的智能化技术来看,小鹏拥有了自己的护城河,而背后更有价值的是构建了两大价值体系。第一,人才体系,截至年3月31日,小鹏拥有接近人的自动驾驶团队和超过人的智能操作系统团队。第二,一套行之有效,且高效的研发体系,举个例子,开发一个自动泊车系统,细分多少个指标,如何达到,分解下来如何推进如何考核,都需要时间去积累。

众所周知,智能汽车是大趋势,而小鹏所掌握的的智能化能力,正是掌握通往未来的“钥匙”,这是小鹏成为新势力造车双重上市第一股的重要原因。小鹏汽车董事长CEO何小鹏在上市仪式上也说,“作为中国领先的智能汽车设计和制造商、互联网及人工智能创新的科技公司,小鹏致力于做未来交通探索者”。小鹏成立以来的短短7年,对市场需求变化的洞察,产品开发以及前沿技术探索上,均做出了值得肯定的成绩。

双挂牌格局打开全球窗口

此次小鹏在港交所挂牌,每股公开发行价.00港元,总发行8万股,开盘后最高市值达到2亿港元。一方面给小鹏开启了全新的融资渠道,带来更多的发展所需资金,另一方面,则是从资本层面为小鹏打开了一个与全球接轨的窗口。

在当下全球汽车业全面转型智能化、电动化大背景下,汽车企业的研发投入,决定其未来未竞争力。对小鹏这样的新创企业,持续加大研发投入更是必然。小鹏汽车总裁顾宏地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在研发投入方面,年将在去年的基础上翻倍。”

与此同时,中国汽车的未来在全球,而智能化、电动化大浪潮,是中国市场由国内竞争,走上世界舞台的契机,小鹏汽车同样在以一已之力,力挺中国汽车在全球的存在感。年6月起,小鹏G3i开始在挪威销售,以此打入全球主要市场之一的欧洲市场,此次挂牌港交所,使小鹏与全球市场进一步接轨,为其未来海外事业打开一个窗口。

双市拉动全面提速

一年之内两次顺利IPO,是小鹏汽车作为强科技创新企业,高效率和快速成长的一次实力展示,面向双重监管和双市场拉动,小鹏的将在已有的优势轨道基础上开启“狂暴模式”。顾宏提到,“在接下来的2年里,小鹏将加速整个技术和商业化的投入,快速增长。”

发展轨道方面,小鹏将于今年内落地城市自动驾驶辅助系统NGP,并在全系车型上实现VPA停车场记忆泊车全覆盖,计划在年之前实现局部的全自动驾驶能力,未来将以“自动驾驶全球第一”为目标。

提速发展离不开密集的产品投放节奏,7月8日G3中期改款车型G3i正式上市,配备三组毫米波雷达以及12个超声波雷达和5个高清摄像头,支持XPILOT2.5自动驾驶辅助系统,智能力大大升级。全新轿车产品小鹏P5将在下半年开启交付,作为全球第一款量产的带有激光雷达的智能汽车,P5将改变当下智能汽车乃至整个新能源汽车市场的格局,这款车的正式入市也必然对小鹏的交付量有长足的支撑。

下一步计划,小鹏将在年推出一款与P7相同平台的全新SUV车型,配备高级自动驾驶系统和激光雷达,支持XPILOT4.0自动驾驶辅助系统。随着这款新车的投产,小鹏将开启武汉工厂投入运营,并推进应用全新的制造工艺。

根据目前透露的规划,小鹏将在年实现智能汽车市场的占有率达到10%以上,在特定细分市场,份额要远远大于10%。

编辑说:一个造车企业,仅仅用了7年就筑起了护城河,这在过去传统汽车厂是不可想象的。然而,拥有互联网思维的小鹏汽车办到了,7年,探索出一条接地气的智能汽车技术路线,落地一套具有领先实力的智能驾驶辅助和智能人机交互系统,这是小鹏赢得众多消费者追捧的原因,也是其赖以双重上市的资本。今天的小鹏,是中国造车新势力的代表之一,未来的小鹏,我们有理由相信会成长为中国智能电动车的一张名片。

上半年国内动力电池装车量为去年同期三倍,十强榜单出现新变化

在国内新能源汽车热销的同时,动力电池的产销量也在上半年高速增长。

7月9日,中国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创新联盟(下称动力电池联盟)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国内动力电池产量达到74.7GWh,为去年同期的三倍左右。动力电池专指用于为新能源汽车提供动力来源的电池。

今年上半年国内动力电池装车量累计52.5GWh,同样为去年同期的三倍。受到新冠疫情影响,去年上半年国内动力电池装车量为17.5GWh,同比下滑逾四成。

国内动力电池装车量的快速增长,与今年新能源汽车销量增速相吻合。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的统计显示,今年上半年国内新能源汽车销量为.6万辆,同样为年上半年销量的三倍左右。

在动力电池的技术路线竞争中,磷酸铁锂在上半年延续着反弹势头。

按照正极材料的不同,动力电池可分为磷酸铁锂电池和三元电池两大技术路线。相比三元电池,磷酸铁锂在安全性和成本方面更有优势,不过其能量密度相较三元电池低,因此无法为新能源车提供更长的续航里程。

磷酸铁锂电池上半年的装车量占比为42.3%。去年全年,这一数字约为38%。年,磷酸铁锂电池的占有率低于三分之一。

今年上半年,国内三元电池装车量占比57.5%,相较去年全年下降约四个百分点。

图片来源:中国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创新联盟

动力电池联盟的统计显示,上半年,排名国内前十位的动力电池企业总装车量为48.3GWh,市场占有率超过九成。

宁德时代(750.SZ)继续排名榜单首位,其上半年装车量为25.76GWh,市场占有率超过49%。去年该公司占据国内动力电池市场的半壁江山。

宁德时代的股价在本周再创新高,市值已超过1.3万亿元,成为沪深A股市值第四高公司。该公司目前的市值为年初的五倍以上。

位居榜单次席的是比亚迪(.SZ),其装车量为7.65GWh,占比接近15%。LG化学、中航锂电和国轩高科(.SZ)分别位居行业第三至第五。

在这份榜单第六至第十位的,为亿纬锂能(014.SZ)、蜂巢能源、孚能科技(.SH)、塔菲尔新能源和捷威动力。这五家公司上半年的动力电池装车量均未超过1GWh,市场占有率都在2%以下。

相较于年全年排名,蜂巢能源、塔菲尔新能源和捷威动力为新进入国内动力电池前十榜单的公司。松下、瑞普能源和力神电池三家公司,则被挤出了十强榜单。

捷威动力成立于9年,复星国际(.HK)在年成为了这家公司的投资方。在宣布这笔投资的同时,捷威动力也确定了未来五年成为全国排名前三动力电池企业的目标。

亮点抢先看!上半年电池新能源产业并购入股案例汇总

据电池网不完全统计,今年上半年,今年电池新能源行业并购入股案例达20个,交易金额总计约.45亿元,平均交易金额为8.07亿元。其中,锂电池领域(包含电池租赁和模组)3个,电池材料领域9个,电池原材料领域8个。

据电池网不完全统计,今年上半年,在未统计IPO募资及新能源汽车、新能源车零部件、充换电基础设施等投资项目的情况下,电池新能源产业链投资项目数量多达个,投资总额高达.5亿元,投资扩产项目数量与投资规模均大幅超出去年全年。

相比之下,今年上半年,并购入股相对理性。据电池网不完全统计,上半年电池新能源行业并购入股案例有20个,交易金额总计约.45亿元,平均交易金额为8.07亿元。其中,锂电池领域(包含电池租赁和模组)3个,电池材料领域9个,电池原材料领域8个。

本次电池网仅梳理了公布交易金额,且金额在1亿元以上的并购入股案例,其他交易金额未公布或低于1亿元的案例未统计在内,例如:浦项化学拟通过受让国民技术所持斯诺或其子公司部分股权、或成立合资公司等形式,开展负极材料业务领域合作;贝特瑞拟收购四川金贝%股权;瑞风新能源附属拟收购武汉格罗夫氢能汽车31%股权;鞍重股份跨界锂电,拟收购兴锂科技不低于51%股权;亿纬锂能拟认购特来电0.%股权;西藏珠峰拟万美元收购珠峰香港9%股权;拓邦股份拟万收购宁辉锂电83.5%股权,补充圆柱电池产能;宁德时代拟万受让天宜锂业10%股权;北京科锐拟收购绿通新能源,开拓新能源汽车租赁业务;领益智造拟购浙江锦泰95%股权,切入新能源汽车领域;厦钨新能拟万收购宁德厦钨30%股权;比亚迪参与认购安达科技定增;宁德时代旗下基金参与认购星云股份定增;衡帕动力参与认购达志科技定增……

电池网梳理发现,企业开展并购入股活动,基本目的是一致的,希望通过资本结合,在短时间内能够实现规模的扩张,增强竞争实力;或弥补企业业态上的空白,实现业务延展,进而推动企业高质量快速增长。

具体来看,上半年,电池新能源领域的并购入股案例,既有延续此前的趋势,也有新的亮点:

“囤矿狂魔”开启大规模收购

今年上半年,延续往年趋势,电池原材料标的仍受热捧。赣锋锂业、邦普时代、道氏技术均布局海外钴锂资源市场。其中锂资源方面,锂矿巨头赣锋锂业“囤矿上瘾”,今年以来,赣锋锂业已经进行了4次大规模收购,收购资金高达42.22亿元。

2月5日,赣锋锂业公告称,同意全资子公司上海赣锋以不超过2万英镑增持Bacanora。本次交易完成前,上海赣锋持有Bacanora25.74%股权;本次交易完成后,上海赣锋将持有Bacanora不超过29.99%股权。

3月8日,赣锋锂业及全资子公司青海良承矿业有限公司以自有资金14.7亿元的价格收购伊犁鸿大基业股权投资合伙企业%财产份额。伊犁鸿大通过持有五矿盐湖49%的股权间接拥有青海省柴达木一里坪锂盐湖项目的权益。此次交易完成后,公司持有伊犁鸿大0.18%的财产份额,青海良承持有伊犁鸿大99.82%的财产份额;公司将获得五矿盐湖的董事、监事席位。

5月6日,赣锋锂业发布公告称,公司全资子公司上海赣锋拟以自有资金对Bacanora公司所有已发行股份进行要约收购,旗下的主要资产为位于墨西哥的锂黏土Sonora项目,交易金额不超过1.9亿英镑。交易完成后,上海赣锋将持有Bacanora%股权。

6月14日,赣锋锂业全资子公司赣锋国际拟以自有资金1.3亿美元的价格收购荷兰SPV公司50%的股权。交易完成后,赣锋国际可视具体情况为荷兰SPV公司的全资子公司LMSA提供总额不超过4万美元的财务资助额度,以帮助开发建设Goulamina锂辉石矿项目。投资完成后,赣锋锂业将获得Goulamina项目一期年产能约45.5万吨锂辉石精矿50%的包销权。

银河证券表示,在经历近两年的价格下跌、行业调整后,债务与亏损压力使锂行业上游资源端最先开始出清,澳洲多座锂矿山被迫关停,南美盐湖也延缓其扩产节奏,而国内矿山产能释放缓慢、盐湖新增产能有限,预计年全球锂资源供给能有效释放的产量为49.6万吨LCE,较年仅增长6万吨LCE。

隆众资讯分析称,购入外国矿山,相对来说占据了矿源主动权,可优先享用矿产资源,可有效避免后期因原料端供应不足而造成的一系列问题。

银河证券认为,年全球锂资源确定性紧缺,资源成最大供应瓶颈,抢矿大战下锂精矿价格厚积薄发,下半年将迎更高浪潮。年全球锂资源市场规模将接近万吨LCE,未来5年3倍成长空间,锂资源战略价值凸显。而锂资源在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中的不可取代地位,使得锂资源的战略价值愈发凸显,锂资源估值有望提升。

华西证券建议,中国需要减少对电动汽车和新能源电力扩张至关重要的战略金属的进口依赖性,开发国内锂资源是当务之急。数据显示,年中国锂产量占全球供应量的17%,锂原料对外依存度近八成,而对澳洲依存度近六成。

锂电材料领域跨国联姻势起

电池网梳理发现,相比此前,外资车企为锁定动力电池核心供应商,频频投资入股我国动力电池企业,今年上半年,锂电材料领域跨国联姻苗头显现。

电解液领域,4月12日,新宙邦拟引入株式会社LG化学的全资子公司LG新能源共同对波兰新宙邦进行增资,合计增资额.70万兹罗提,新宙邦出资.52万兹罗提,香港新宙邦出资.63万兹罗提,LG新能源出资.55万兹罗提。增资完成后,LG新能源持有波兰新宙邦15%股权。

铜箔领域,5月16日,据多家韩媒报道,LG化学将斥资亿韩元入股九江德福科技,以确保核心电池材料供应稳定。据悉,双方已签署谅解备忘录,计划在铜箔领域建立长期合作关系。

正极材料领域,5月20日,巴斯夫与杉杉股份达成共识,双方同意在中国共同组建由巴斯夫控股的合资公司(巴斯夫持股:51%;杉杉股份持股:49%),生产正极活性材料(CAM)和正极材料前驱体(PCAM)。在获得相关批准后,预计将于今年夏末正式完成交易。

负极材料领域,5月31日晚,国民技术称,鉴于浦项化学对新能源行业发展预期,正积极拓展负极材料业务;斯诺在负极材料领域具备从原料预处理至负极加工制造的全产业链生产能力,具有核心技术及生产优势。浦项化学拟与国民技术在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业务领域开展合作。浦项化学拟通过受让国民技术所持斯诺或其子公司部分股权、或成立合资公司等形式,与公司在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业务领域开展合作。

在全球新能源发展浪潮下,跨国联姻有利于外资企业弥补中国产能短缺,赢得发展机遇,国内企业也有望借助外资企业“押宝”,快速融入并抢占全球市场,推进企业海外市场开拓与客户结构优化,提升企业盈利能力和市场占有率。

收购与剥离同时上演

电池网还注意到,今年上半年,电池新能源产业链企业收购与剥离同时上演。

4月23日,中国宝安下属子公司贝特瑞拟与江苏龙蟠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各方签署相关协议,出售磷酸铁锂相关资产和业务,将贝特瑞纳米持有的天津纳米的%股权以及江苏贝特瑞持有的江苏纳米的%股权转让给常州锂源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交易总价款合计为人民币84,.10万元。

5月5日,盛新锂能拟作价1.亿元向华宏科技转让控股子公司万弘高新51%股权,所得款项将用于锂产业链项目建设、补充锂产业链流动资金等。交易完成后,公司不再持有万弘高新股权。

6月17日,为聚焦光伏制造主营业务,东方日升拟将持有的江苏九九久12.76%股权,以3.55亿元转让给成都康晖。交易完成后,公司不再持有江苏九九久的股份。

6月22日,恩捷股份拟通过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的方式购买YanMa、AlexCheng持有的上海恩捷3.25%、1.53%股权,本次交易标的资产的预估价为23.42亿元。梳理可见,这是恩捷股份第三次收购上海恩捷,在本次收购中,上海恩捷%股权的预估值达亿元,相较于年上市公司首次收购时给出的55亿元估值已经增长亿元,增幅接近%。

不管是收购,还是剥离,归根结底企业都是为了更好的发展,实现资源的优化整合和利用。

全球零部件供应商百强出炉:德系排第三,中国9家企业上榜!

众所周知,供应链的强大与否,是决定某个行业能否发展壮大的先决条件。因此,不少“专业”人士在购买大件物品时,都是先看它的供应商够不够强,才决定买不买的。那么作为大宗商品之一的汽车,它的强力供应商又有谁呢?

恰好近期外媒《AutomotiveNews》(中文译名为《美国汽车新闻》,是世界著名行业类杂志)发布了年全球汽车零部件配套供应商百强榜(注:该榜根据年在汽车行业配套市场的营业收入/销售额来对供应商进行排名),所以今天疆哥就和大家一起来看看这份榜单。

首先排在第一的,依旧是大名鼎鼎的罗伯特·博世,该供应商年累计营收为.15亿美元,迄今为止它已经连续11年蝉联冠军了。排在第二的日本电装,同样是汽车电子电控类的供应商。至于第三名,则是由麦格纳国际变成采埃孚,而同样主打变速箱市场的爱信精机,则排到了第五,看来高端市场依旧是赚钱最多的地方。

从国家维度看,最新榜单里日系和美系的企业是最多的,有23家。备受国人认可的德系,则是排在第三,有18家。三大主要汽车工业强国,依旧在零部件百强名单里占据绝对性的份额优势,也是日系、美系、德系车的销量都那么高,它们能舍得让肥水能流入外人田么?

值得一提的是,属于韩国零部件供应商:现代摩比斯依旧稳居前十,并且在整个百强榜当中,并且韩国还有8家供应商出现在榜单上,数量虽然比中国零部件供应商少了一个,但在排名上,韩国供应商普遍比中国的强。或许,对于韩系,自主依旧要保持追赶态度。

而在上榜的9个自主零部件供应商当中,除去五菱工业的零部件比较“杂”之外,剩下的基本都有主攻方向。像国内第一、第二的延锋、北京海纳川,就主打内外饰部件;收购了日本高田的均胜汽车安全系统,主营安全配件如安全带、安全气囊等;中信戴卡主营汽车轮毂,德昌电机主销电机,敏实集团以新能源相关为主,安徽中鼎以橡胶密封件为主业,惠州德赛西威则主卖汽车电子相关零部件。

百强上榜9个,这该说国产潜力大,还是该说国产不够强呢?据悉,由于部分企业未提供汽车配套收入,一些知名的汽车零部件供应商却没有上榜,譬如宁德时代、福耀集团等。由于这些企业的产品不仅提供给主机厂配套,也有相当应用在其他行业里。但不管怎么样,中国汽车工业在全球汽车工业中正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相信随着新能源和智能化汽车的发展,中国汽车工业也会更上一个台阶!

从美国衰落看中国为何要反垄断?

互联网巨头为何接连被查?让美国来告诉你!

企业发展到一定程度,就要接受政府的“监管”。

这是必然结果。因为一旦企业掌握的资源足够多,影响力足够大,那么企业的行为,就会深刻影响国家的安全和利益。不管,是要出大篓子的。

所以,自去年阿里和蚂蚁被查以来,很多互联网企业都成了监管部门的“眼中钉”。从滴滴下架,腾讯阿里相继被罚,我们可窥见国家整治相关行业的决心和力度。

那么,这些巨无霸到底为何被查?除了官方解释的“垄断”,还有什么深层次原因?

因为披露的信息比较有限,我们不便对这些企业进行过度解读和猜测。不过,我们可以参考美国针对科技巨头的监管处罚,来推测这些巨头为国家和社会带来的安全风险。

无独有偶,美国的几个科技巨无霸,也是官司缠身。

近日,美国36个州及华盛顿哥伦比亚特区总检察长联合对谷歌发起诉讼,指控谷歌对其应用商店的控制违反了反垄断法。

这只是美国反垄断调查的冰山一角。据不完全统计,从年到年8月,美国四大科技巨头谷歌(Google)、苹果(Apple)、脸书(Facebook)、亚马逊(Amazon)(简称“GAFA”)至少在全球17个国家和地区遭到了84起反垄断调查。欧盟发起了19起,是全球对科技巨头监管最严厉的地区。其中被罚得最多的是谷歌,仅四年间就被罚了96亿美元。

这4家美国科技公司的总市值逼近7万亿美元,占美国GDP的1/3,可以说是美国经济的顶梁柱。但即便如此,美国政府还是接二连三地拿它们开刀,究竟是为了什么?

02垄断,是企业寡头必经的不归路

什么是垄断?我们先来看一个例子。

年5月,美国司法部和20个州的总检察长,对当时全世界最大的科技公司——微软,发起反垄断调查。经过4年调查,熬了克林顿、小布什两届政府,美国司法部才与微软达成和解。具体交了多少钱才让微软逃过被拆解的命运,外界不知。

为什么要调查微软?因为在上世纪90年代,比尔盖茨堪称是科技界的暴君。当时的微软在个人电脑操作系统领域有着绝对的垄断地位,并残酷地扼杀过无数竞争对手,包括差点斗垮微软的两家公司,一家做浏览器的叫网景(Netscape)的公司,一家叫Sun的程序公司。

年,网景与Sun组成同盟,准备抢占被微软垄断的“操作系统”市场。随即,微软利用自身的垄断地位优势,对竞争对手进行了全方位打压。比如,通过大量补贴与对手打价格战;威逼利诱主机生产商安装绑定IE浏览器的windows操作系统;甚至胁迫另一个巨头Intel公司停止协助Sun对Java这个新兴技术进行改进。

结果没几年,网景公司就被打垮了。IE浏览器稳稳地垄断市场,一度占据98%的市场份额。不过微软的官司也随之而来了。

也是在年,谷歌诞生了。

当时,谷歌创始人非常担心步网景的后尘,成为盖茨的猎物。因为当时的微软要扼杀谷歌,简直轻而易举。比如,当有人在微软的浏览器页面输入谷歌网址的时候,系统就可以弹出一个“警告窗口”,声称“这是一个危险的网站,它会在未经你同意的情况下窃取你的个人数据”。即使微软这样时说,也没有说谎。

但微软没有那样做。盖茨没有用当年对付网景和Sun的手段对付谷歌。原因很简单,就是害怕反垄断法。那不只是罚钱的事,更是要命(拆解)的事。

有了盖茨的无奈“放水”,这才有了后来谷歌的崛起。与谷歌一样,脸书、推特、Linkedin等公司也相继涌出。这些新兴企业的出现,都得益于美国的反垄断。

所以说,打压巨无霸,就是为更多小企业、创业公司争取生存空间。毕竟,如今美国的互联网相关市场,基本都已被这四家巨无霸和他们旗下的资本控制和瓜分了。

戏剧性的是,现在的谷歌又走上了微软的老路,成了新时代反垄断的“活靶子”。

03操纵舆论,成为世界最大谣言基地

美国可能没有中国这么“繁荣”的自媒体,但在美国所谓“言论自由”的特殊体制下,社交媒体的威力简直比核弹还要大。

舆论有多可怕?看看当年特朗普的操作就知道了。据《华盛顿邮报》统计,从年1月到年5月,特朗普在任期间在社交媒体上总共发表了1.8万多条“虚假或误导性信息”,其中超过3条在推特上发布的。

后来脸书等社交平台给特朗普的言论贴上了“美化暴力”“煽动暴乱”等标签。在特朗普公开鼓动支持者搞了一场占领国会山的暴动后,社交媒体对他进行了集体封杀。

经过封号事件,美国人终于恍然大悟,原来舆论一直是被平台操弄着。特朗普在任的时候,平台就“放大”其声音,失势的时候就封杀其声音。封杀,意味着扼杀美国的“言论自由”,不封杀,意味着纵容谎言和暴力。不管是封杀还不是不封杀,不管是扼杀“言论自由”还是纵容谎言暴力,决策权都在平台手上。

平台可以随意放大或压制某种声音,影响政治和选举。例如,在年美国大选期间,曾有6万台网络机器人在脸书上发布同选举相关的政治信息,目的就是为了左右大选的走向。

从这个极端例子可以窥测,美国的“言论自由”是多么恐怖和虚伪。其本质还是,顺其意者,则维护其“言论自由”,不顺其意者,就可以使用任何下三滥手段污蔑攻击。

平台坐拥庞大的用户和数据,通过算法,可以全方位垄断民众信息来源和网络生活。再通过千人千面的信息,让保守的人更保守,让激进的人更激进,从而形成意识形态上的分裂。而对于这种人为的“意识控制”,普通人很难察觉。

推特、脸书不仅可以操弄美国国内的舆论,还可以影响国际舆论,因为国际上通用的互联网平台都是美国的。所以,在这些平台,“黑”中国的账号比较多,而夸中国的就很容易被封号。

在特朗普之后,科技巨头对舆论的影响力,显然超出了人们的想象。所以,“监管”就成了迟早的事。

04数据资源,比石油更重要

在互联网时代,数据是一个国家最重要的战略资源,它比石油、电力这些战略资源更重要。

数据资源是什么?比如你的消费记录,通话记录,聊天记录,包括你的所有活动信息。当年美国监听默克尔等欧洲领导人的,基本也是这些信息。

有了这些信息,你每天就如同在裸奔一样,你所做的所想的,可以被分析得一清二楚。如果是一个群体(国家)的信息被掌握,那么就可以根据这些信息,制定出改变这个群体(国家)行为意识的方略。由此,看似普通的数据,不仅涉及个人隐私,更关系着一个民族或国家的安全利益。

而互联网巨无霸,就掌握了这些数据资源,包括一些敏感的如地图数据。这些数据大约有3种命运,一是永久封存;二是被企业拿来做大数据分析,然后进行类似精准投送,或大数据杀熟的操作;三是出卖或泄露数据。

数据就是金钱,几乎没有一家企业会把数据拿来睡觉。所以企业对数据安全的承诺,基本都是一句空话。为了不让数据“失控”,美国政府就会对企业的数据进行监控,一是防止数据外泄,二是渗透平台搞监控。

早在“9·11”事件后,美国就借机出台法案,要求国内的互联网企业定期提供用户信息。经过“斯诺登事件”,以及最近的监听门事件,我们发现,美国政府不仅监控美国人,也监控外国人的数据。

美国为了获取目标人的电子邮件、电话记录、通讯录、定位信息等数据,除了公开向科技巨头索要之外,就是秘密窃取,包括侵入雅虎、谷歌在各国数据中心之间的主要通信网络。这事儿美国没少干。

正因为如此,美国的科技巨头与军方的关系都很密切。谷歌、推特、脸书等企业的高管,经常会在五角大楼担任一些诸如顾问委员会委员的职务。

如今美国为什么要把华为往死里打?就是因为华为破坏了美国监听全球的计划,美国没有5G技术,将来设备一换代,美国就会失去对其他国家“数据资源”的掌控。

05科技没有“立场”吗?

科技巨头掌握了大量的资本和数据,可以操纵舆论,影响政治选举,这确实让美国政客很不安。

此前脸书推出过一个叫天秤币的项目,目的是让欠发达国家享受到先进的支付结算系统。但计划一经公布,就招来了美国两党的共同抵制。

官方解释称,这种新数字货币可能被用于洗钱、贩卖人口和资助恐怖主义等非法活动。但根本原因却是,美国的政治精英惧怕脸书创造一个脱离各国金融监管体系的超主权货币,从而威胁到美国传统的金融体系及美元霸权。

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皮萨里德斯直接表示,“一旦他们成功主导天秤币,在金融和货币政策上会被赋予太多权力,脸书可能会比美国总统更有权势”。

所以说,科技巨头掌握的不只是财富,还有足以影响一个国家内政外交政策的“权利”。这种权力越大,对国家的影响也越大。

而这种影响,可以是正面的,也可以是负面的。因为科技可以用来为国家和人民服务,也可以用来为资本和少数利益人服务。

所以,制衡科技寡头,是每个国家都会考虑的问题。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oubaoa.com/obcx/910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任何图片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任何图片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Copyright © 2012-2020 欧宝版权所有



    现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