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体育界中有一项运动不仅拼的是耐力更重要的是拼毅力,这就是马拉松。而且马拉松越临近赛事终点越是需要毅力和耐力的付出达到极限。
吉利并购宝腾并且与之谈判的整个过程熬人程度堪比马拉松,随着双方谈判过程的不断推进,吉利不断的加大人员、财力、物力的投入。当然马拉松并不能完全概括吉利并购宝腾的谈判,起码马拉松还有终点可寻。
在《李书福的汽车密码》第四章中,我们了解到吉利同时在与22家竞争对手共同竞标宝腾项目,随着时间推移23进15,15进8,8进5,5进3。随着竞标范围的不断缩小,吉利虽面临的谈判压力越大。不过对于实力满满的吉利来说这些都不重要,因为吉利盯准的只有宝腾。
在第四章中,我们可以领略到吉利李书福团队的谈判艺术,也可以更加清晰了解双方高手之前谈判交锋过招。用书中一句话来说,这是一场“比沃尔沃更精彩的股权谈判。”
第四章
比沃尔沃更精彩的股权谈判
23家竞标者的淘汰赛
年6月15日,DRB-HICOM集团获得包括吉利在内的23家国际汽车企业关于并购宝腾路特斯股份的竞标回复。宝腾向所有意向合作者提出三项原则:一要战略互补(双方共同开拓东南亚和全球市场);二要运营互补(双方产品、架构等优势互补);三要文化互补(实现内部合作化学反应)。
入股合作,这是李书福从一开始就思考过的与宝腾展开的合作方式,不同的是吉利这次有了竞争者。在李书福看来,这并不是一件坏事:“这说明宝腾有自己的价值,否则不会有23家企业应标。”
经过不到一个月时间的准备,在李书福的指导思想下,项目组很快拿出了第一版合作建议书。这份建议书详细阐述了双方股比、车型引进以及技术平台共享等规划。这份建议书内容非常接近日后双方签订的正式合作协议。
吉利建议未来掌握宝腾低于49%的股份,路特斯持股比例由双方协商;吉利帮助宝腾成立独立的商务管理团队,陆续引入博越、帝豪等车型;在工厂改造完毕后,共享CMA平台技术,先期在路特斯打造出具有竞争力的车型。
很快,DRB-HICOM集团在年8月回复吉利进入下一轮竞标。宝腾一方提出希望在年9月底参观吉利工厂,对接下来的合作战略目标、产品工程开发技术、质量与成本管理方法等潜在合作模式进一步探讨。
通过详细调查后项目组了解到,宝腾在年7月从第一轮23家企业中选出包括吉利在内的15家企业进行考察;年9月,第二轮筛选出8家企业;年10月,宝腾又从8家企业中选出5家考察企业。截止到此时,宝腾并没有向外界公布5家企业的身份。
年9月8日,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与马来西亚前总理会晤,提出未来中国将在马来西亚开展更广泛的经济合作,其中特别提到吉利宝腾合作项目。国家“一带一路”战略为项目的推进提供了千载难逢的机遇,李书福指示项目团队“要认真准备竞标”。这项合作除了商业目的外,也承载起了两国经济更多发展意义。
就在9月底宝腾团队即将对吉利进行尽调时,不好的消息接踵传来。年9月27日,路透社证实法国PSA参与竞标宝腾股权,PSA成为吉利最大的竞争对手之一。作为在马来西亚市场发展较早的车企,标致汽车近年来在东盟市场的主要销量大部分来自马来西亚。同时PSA在马来西亚的经销商合作伙伴也曾表示有意参与竞标,甚至不排除联合PSA一同参与。
随后,彭博社引述消息证实铃木和雷诺也进入新一轮意向合作名单,并且指出宝腾将在10月初先后与铃木、雷诺洽谈。
随着竞标对手身份被媒体曝出,内外的压力让吉利必须面对所有预设的风险。直到年10月6日宝腾团队到访吉利前,李书福与项目组不断交流,包括吉利控股集团总裁安聪慧、常务副总裁李东辉协调集团所有资源,都在对宝腾的考察做着充分准备。
年10月7日,位于浙江宁波杭州湾的吉利春晓工厂,阿末弗亚带队的宝腾团队参观了这座代表吉利先进技术的工厂与研发中心。第二天,双方从上午8点30分一直谈到下午5点30分,最终就合作谈判时间节点、技术授权费用、股权比例等各方面进行深入探讨。
会议纪要显示,宝腾一方承诺在年10月底前从5位候选企业中选出2~3家进行最终角逐。年2月前吉利向宝腾给出有约束力的报价,所有谈判与协议签署最迟在年5月完成。
在关键的股权问题上,吉利提出尽可能多地拥有路特斯股权,而宝腾一方先期提出仍持有路特斯50%~75%股权。宝腾希望吉利持有宝腾更多股权,甚至超过50%,将宝腾作为吉利控股集团的附属公司,吉利承诺将宝腾扭亏为盈,帮助其发展国际业务。
吉利项目组成员事后回忆,这次与吉利的会面给了宝腾很大的信心,也直接保证吉利8进5,进入第三轮候选名单。
比并购沃尔沃更强大的竞标项目组
此时,并购宝腾路特斯进入第四轮竞争,开始被舆论陆续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oubaoa.com/objg/54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