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欧宝 > 欧宝品牌 > 正文 > 正文

这家公司曾参与一场死了万人的大屠杀

  • 来源:本站原创
  • 时间:2021/1/25 2:24:36
北京治疗白癜风一般要多少钱 http://pf.39.net/bdfyy/

「魔宙奇谭」是一个严肃活泼的成年人栏目

讲述传奇人物,奇趣话题和惊奇故事

以达到缓解焦虑和增长见识的目的

优秀作者众多,均来自广大人民群众

大家好,我是大魔。最近我跟朋友聊天时说,最近想吃臭豆腐。然后我打开一个购物软件,就蹦出了一条跟臭豆腐相关的推荐。我又怀疑,自己的私人对话,是不是被窃听了。一年前,我问过一个程序员朋友这样的事情是不是真的。他说,技术上有可能实现。但是真这么做,不大可能。因为一个应用如果需要启动这样大规模的用户声音识别,要耗费极其巨额的成本。这种推广方式,在现有技术情况下,极其不划算。所以,这可能是数字时代的新型都市传说。更可能的情况是,我是在不经意间,把要吃臭豆腐的信息在其他地方泄露的。我确实给一个刚在朋友圈秀完吃臭豆腐经历的朋友点过赞。但不管我的隐私想法通过哪种方式被利用,都挺令人恐惧的。当隐私成为数据,有时候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便利。但有时候,你不知道掌控数据的人会拿它们干些什么。特别是当数据掌握在一群疯子手里。人类历史上已经有了先例:结果就是,加速万人的死亡。这群疯子,就是德国纳粹。而数据服务提供者,是年代的跨国明星企业,在今天也如雷贯耳的IBM。当个人信息握在一群疯子手里文/土豆子年的一天,43岁的美国作家埃德温·布莱克和父母一起去华盛顿参观美国大屠杀纪念馆。展品很多,有成千上万张照片、许多档案资料,还有二战集中营的囚服。有一件展品引起了布莱克的注意,这是台机器。他盯着这展品整整看了一个小时。机器看着非常复杂,有1.3米高,长差不多2米。上面有复杂的电路板、插槽、电线,看着特别蒸汽朋克。这是一台德国生产的D11型霍尔瑞斯卡片分类机。IBM纳粹德国子公司德霍梅格的霍尔瑞斯制表机。引起布莱克注意的,是机器正面一块发亮的铭牌,上面写着三个金色字母——IBM。IBM的机器为什么会摆在一个展示犹太人大屠杀的展览里?博物馆对机器的介绍很简单,说它曾在年代执行过纳粹德国的人口普查项目,并首次鉴定犹太人。布莱克陷入了沉思,他在罩住展品的玻璃的倒影中,看到自己父母困惑的表情。他父母都是犹太人,是大屠杀幸存者。他们能活下来,是个奇迹。布莱克的母亲艾迪卡来自波兰东北部城市比亚韦斯托克。年8月,17岁的艾迪卡和母亲被纳粹推上火车,开往特雷布林卡集中营。艾迪卡,到美国后改名埃塞尔·布莱克(EthelBlack)。纳粹不把他们当人看,把他们和许多犹太人满满当当塞进一辆运牛的车厢里。二战爆发已经四年,纳粹屠杀犹太人已经到了丧心病狂的地步。波兰人都知道,特雷布林卡是个灭绝营,有六个毒气室,进去就是个死。牛车车厢臭极了,大夏天的,人挨着人,几乎叫人窒息。妈妈把艾迪卡举起来,车顶有个透气口,可以呼吸新鲜空气。艾迪卡一直营养不良,瘦小得像柴火,她发现自己可以穿过这个孔。妈妈让她逃走。艾迪卡成功逃出车厢,跑进一个小树林,却遭到附近纳粹士兵的枪击,扑倒在地。纳粹士兵把她埋进了万人坑。到了夜里,一个叫赫谢尔的大男孩儿路过这个万人坑,他发现有条腿在动。赫谢尔是犹太游击队员。参加游击队之前,他和一群犹太人一起,被纳粹押送,他们要走很远,去一个“射击坑”。在波兰的赫谢尔·里帕,到美国后改名哈利·布莱克(HarryBlack)。到了那儿,纳粹士兵就会扫射他们。赫谢尔成功从队伍中逃脱了。万人坑旁,赫谢尔把腿还在动的人拉出来,是艾迪卡。赫谢尔把艾迪卡抱到附近一个农舍,发现艾迪卡的腿部中弹,子弹射穿了小腿,已经感染。一个波兰女人用锋利的刀把艾迪卡腿上感染的地方割了下来。两人就这样和游击队在丛林里躲避了两年多,直到战争结束,后来他们结了婚,移民美国。结婚后的艾迪卡和赫谢尔。他们站在美国大屠杀纪念馆的IBM机器前,脸上露出困惑的表情。埃德温·布莱克转头对父母说:我一定会挖出更多线索。接下来几年,布莱克脑子里一直在思考IBM与纳粹大屠杀的关系——IBM知道自己的技术被用于大屠杀了吗?了解程度有多少?IBM的商业头脑有目共睹,它靠给政府、企业提供、设计解决方案,不仅声名鹊起,而且赚了大钱。那么,IBM究竟向纳粹德国提供了多少“解决方案”呢?我知道IBM向纳粹德国提供的第一个“解决方案”就是年的人口普查。但这一方案到底给纳粹提供了多大帮助?他还想知道另一个问题的答案:当纳粹军队冲进被占领的欧洲的某一城市广场时,他们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张贴出一份被驱逐者的名单,那么,纳粹是如何知道这些人的姓名的?”年,布莱克写作项目正式启动。布莱克没能找到基金会、出版社的赞助,就自掏腰包,招募了研究人员、实习生、翻译和助手。他从世界各地搜集到超过2万页的档案资料和文件,50多本不同语言的图书。上百家机构都提供了帮助,只有一个机构拒绝给他提供任何文件。这家机构叫IBM。布莱克把所有资料都堆在自家地下室里,他买了带分拣设备的高速复印机,每天都有不少于6个助手在这里分拣、交叉检索各种档案,然后他把得到的线索整理成文章。三年后,《IBM和大屠杀》(IBMandtheHolocaust)出版了。我们通常说,技术改变生活。布莱克的调查告诉我们,技术也会灭绝生活的希望。■发明家与电猫怪人故事要从19世纪末说起。从年代开始,第二次工业革命推动了电器的广泛应用,美国工业几乎所有手工业都自动化了。但是有一样事情还很落后:人口普查。美国人口统计局的工作人员要在全国挨家挨户敲门、填表,然后再人工汇总全国各地的数据,进行各种统计。年开始的普查,万人口,花了10年还没统计利索,新一轮普查又要开始了。当时还没计算机,现在一张EXCEL表能解决的事情,一个人得算上好几年。统计局有个19岁的大学生员工,叫赫尔曼·霍尔瑞斯,十分有创造力。

赫尔曼·霍尔瑞斯。

在一个游艇俱乐部的晚宴上,统计局主任跟霍尔瑞斯开玩笑,说人们应该发明一种机器,把那些纯机械性的统计工作全做了。霍尔瑞斯上心了,他把玩笑当真,开始构思方案。他坐火车的时候,看到售票员会在车票上不同位置打孔,记录乘客的身高、发色、衣着,甚至还有鼻子大小。这样,别的售票员就很容易“读取”车票信息,人们就很难拿其他人的票来冒充了。霍尔瑞斯琢磨,他要是能发明一种标准化打孔卡,让不同孔位代表性别、国籍、职业、性别、年龄,然后打造一台“阅读机器”,机器里配上可以感应孔洞的电刷头,那就可以高速读取大量卡片上的孔洞信息。霍尔瑞斯申请的专利图。快速统计不是梦!而且,只要卡片样本足够多,那可以统计的东西就不止人头数了。举个例子,北京有多少个工人?用霍尔瑞斯的机器把所有的人口统计卡片上的职业孔位读取一遍,就算出来了。工人里有多少个男的?设置一下机器,把卡片性别和职业两个孔的信息交叉索引,又计算出来了。有多少个这样的男人住在东四八条胡同里?交叉检索性别、职业、住址三个孔的信息,就能读出来。只要卡片孔位设计得足够细致,不论是统计宏观数据,还是精确地定位一个人,这种机器都能干。这种穿孔卡,就是19世纪的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oubaoa.com/obpp/578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任何图片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任何图片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Copyright © 2012-2020 欧宝版权所有



    现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