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引言
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我国综合国力不断提升,世界了解中国、学习汉语和中国文化的需求日趋旺盛,汉语在全球的热度不断攀升,汉语国际传播进入了高速发展阶段。汉语国际传播推动了我国在人文教育领域的国际交流与合作,为我国软实力和硬实力的提升做出了突出贡献。但近年来,特别是年以来,极端主义和保守主义回潮,英国脱欧、美国退出巴黎协议等多个国际组织事件频发,反全球化思潮甚嚣尘上,国际关系急速降温,部分国家之间信任度快速下滑,迫使开放包容、互利共赢的合作关系难以发展深化,严重阻碍了全球化的发展。在政治理念认同度和经济合作信任度同时下降的国际环境中,各国之间猜疑和指责的情绪不断蔓延,全球经济下行风险日益加剧。在如此严峻的国际形势下,汉语国际传播风险随之升级。为降低汉语国际传播的风险概率,减缓并防控风险后果,加速构建汉语国际传播风险评估机制,积极开展风险预测与防范,有着重大战略意义。二、汉语国际传播宏观环境
近年来,国际环境变幻莫测,汉语国际传播深受影响,所面临的风险持续升级。为进一步了解风险的根源所在,本文采取PEST(政治Politics、经济Economy、社会Society、技术Technology)宏观环境分析法,对汉语国际传播所处的宏观环境分析如下。(一)政治因素(Politics)
年7月28日,由“中美聚焦”特约编辑周柳建成主持的《太平洋对话》节目中,北京大学贾庆国教授对话哈佛大学傅高义教授。贾庆国教授指出,中美两国关系已经到了建交以来政治关系的最低点,但从经济关系和社会联系方面上看是进步的。两位教授深入分析了目前中美所引导的国际关系走向,以及全球化进程不可逆的发展趋势。可见,目前以美国为主角的世界政治环境,矛盾更易激化,风险正在升级。因此,从政治因素的层面上看,汉语国际传播处于较为严峻的政治环境风险之中,其发展难免受到较大的政治阻力。就目前形势而言,汉语国际传播的传播方式、途径以及组织机构等,应进一步淡化官方色彩,充分借助民间组织机构和社会团体的力量,迅速打开由民间组织和机构为主体、官方辅助的汉语国际传播新局面。这样才能顺应目前大众人际传播的新模式,为汉语国际传播注入新的发展活力。为进一步降低政治因素的负面影响,还需要更为广泛地从经济关系和社会联系等层面,积极寻找发展的突破口和新机遇。
(二)经济因素(Economy)
年初突发新冠疫情,各国为应对疫情均采取了相应措施,旅游和餐饮等诸多行业受创,全球经济下行风险加剧。剥离政治因素,仅从经济因素来看,教育业受到了较为显著的负面影响。年8月1日,据我国中央财经频道报道,由于疫情的持续冲击,多所欧美高校出现严重资金缺口,甚至有一些百年高校已经倒闭关门。美国相关人士表示,仅年春季学期,全美高校收入锐减80亿美元。从汉语国际传播的角度来看,“请进来”的来华留学生受到较大影响。如何在疫情影响下,通过线上教学、数字资源和多媒体手段融合优势资源,打造系列精品课程,加大对来华留学的吸引力,是一项巨大的挑战。第1期刘旭:汉语国际传播风险评估体系构建刍议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53卷反观汉语国际传播的“走出去”,经济的下行压力反而激发一部分潜在的海外汉语学习需求。各国孔子学院(课堂)积极开展汉语线上课程,教学效果良好,学员评价较高。此外,多国开启HSK线上考试模式,以考促学,效果显著。根据汉考国际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oubaoa.com/obpp/58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