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正如同高楼大厦不是一日所建成的那样,汽车也不是在一瞬间成型的产物。汽车历史中承载着无数设计师的心血和智慧。汽车设计史中不乏现在被视为经典,而当时被看做一种新潮的设计,也有脑洞大开,令人拍手称奇的妙想。
正如同高楼大厦不是一日所建成的那样,汽车也不是在一瞬间成型的产物。汽车历史中承载着无数设计师的心血和智慧。汽车设计史中不乏现在被视为经典,而当时被看做一种新潮的设计,也有脑洞大开,令人拍手称奇的妙想。有些技术也许正服役于你的爱车,而你早已习以为常,可是在当时,它却是令人震惊的飞跃。
下面我就为大家盘点一下汽车史上的一些经典潮流与技术,感受一下,什么是经典,又是怎样的奇思妙想带给了我们今天更完美的驾驶体验。
1、第一辆现代汽车诞生
年,奔驰一号
“再伟大的技术创新也无法超越来自源头的创造,从0到1和从1到2是本质上的区别。”
在靠马拉车的年代,这个又笨重又不舒服,噪音还闹人的讨厌家伙无疑就是个怪胎。巨大的轮圈和摇把方向盘让我们第一眼怀疑是不是三轮车的手动版,它就是“奔驰一号”,承载着当时无数质疑的声音,是汽车史上的一大财富。谁能想到,当时嘲笑“奔驰”驾驶者一身油污的马夫们已经成为了景点里的特供,而奔驰如今却已经走进了千家万户?
作为汽车之父的卡尔·佛里特立奇·本茨自己可能都没想到,奔驰会成为现如今如此庞大的家族,也许他当时的想法仅仅是希望“奔驰一号”少些故障,能让每个人都愿意开“奔驰一号”而已。
2、充气式轮胎
约翰·博伊德·邓禄普和三轮自行车
“如果没有充气式轮胎的出现,可能人们还要颠簸和疲劳中骑行一段距离。”
其实充气式轮胎最初是应用在三轮自行车上的,而发明者是爱尔兰一名叫约翰·博伊德·邓禄普的兽医。在当时自行车车轮还是实心的橡胶轮胎,可以想象,我们骑着轮圈在凹凸不平的鹅卵石路上的感觉,估计能把骨头震散架了。
而约翰因为儿子的一句抱怨而针对自行车轮胎开始了改造,受到浇花的橡皮管启发,发明了充气式轮胎,可以说至今的汽车能够够谈及舒适性,以及平稳而迅速的实现加速,也是受益于充气轮胎这一伟大创造。说它是一个人类历史性的伟大创造也许也不为过。
我想活动活动筋骨,有没有好的运动器材?
这个好办,你只需要DIY一辆原始三轮自行车,骨质酥松者禁用。
3、安全气囊
现代安全气囊全面覆盖
“在没有安全气囊之前,保护身体最好的办法可能就是多穿点。”
作为车载保护装置,安全气囊可以说和驾驶员安全息息相关。普遍认为这东西最早可以追溯到年代初。而到了年,德国工程师沃尔特·林德尔申请了自己关于安全气囊的专利,不过直到两年之后这一专利才得以官方确认。最早的气囊由压缩空气推动,可想而知,这种气囊因为充气时间的限制,导致其本身并不具备实用性(基本上撞车了气囊还没有完全打开,或者是突然发生了震动,气囊就展开了)。
随后这一技术慢慢进行着改进——包括传感器、化学气体发生器在内的设备在安全气囊系统上一一直到年,才终于在福特旗下车型上得到了普及。
4、汽车雨刷器
此图为联想图
“在没有雨刷器之前,雨天开车都是单手驾驶的把,因为另一只手要抓着抹布。”
最开始的汽车简单到除了跑以外完全没有什么功能,自然也不可能会有雨刷器这样的小物件。由于欧洲的气候多变,多有降雨天气,当时的一位女士看到开车时还需要打开车窗来看清前方道路,这是非常不便的,于是萌生了发明手动雨刷器的念头。年,这位叫玛丽·安德森的女士便获得了手动雨刷器发明专利。这种靠手摇的雨刷器无疑在雨天行车过程中加重了驾驶者的负担。
随后,在年左右,电动雨刷器出现了,发明者是一位名叫夏洛特·布里奇福德的女性(谁说女人不在乎驾驶体验的,明明最在乎的就是她们),并于年获得了专利。这项技术后来的零部件巨头博世买下,从年代末开始,这项技术开始在汽车上得到普及。
5、品牌脸谱
奥迪的“大众脸”已经在没有什么改变了
“整形一次,全家受益,奥迪的外观设计是省钱又过瘾。”
如今大众、奔驰、宝马、奥迪、三菱……几乎你在市面上看一辆车的前脸就知道这是什么牌子的车。这种家族式脸谱设计可以说令人又爱又恨,千篇一律的造型简直令人发指,看不到一点新意。
但要说家族化的最初创造者,那不能不提到奥迪的“大嘴”设计,从年亮相的Nuvolariquattro概念车(这个大嘴设计在当时还引起了不小的震撼,之后其他品牌也纷纷开始效仿),直到年开始量产的第六代奥迪A6,之后的“脸”就再也没什么大的变化了。
6、宝马天使眼
宝马天使眼至今来看依旧经典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而特立独行,自然从挑选美瞳开始。”
宝马天使眼可以说是一代经典,它的出现可以说是实用设计向时尚设计过度的一道鲜明的分界线。在此之前,车灯只是作为一个照明工具和保持前脸设计平衡的一个必须元素,在个性化上,设计师们并没有过多的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oubaoa.com/obtd/91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