榛果第六次来东京了。似乎该凑热闹的景点都走了个遍,这次又陪妈妈来了14天。终于有机会不紧不慢,探访自己感兴趣的地点,重温最爱的空间。如果可以用人的性格来形容的话,我住过的城市中,纽约牙尖嘴利,新加坡市侩热情,而东京给我的印象一直是温柔睿智,绵里藏针。
我想用接下来几篇聊聊我爱的东京,今天的主题是东京设计地图。写的时候故意避开了高级商店和画廊一类,这些空间固然有最前卫最大牌的设计师助阵,却好像跟我们平凡人的生活差距稍远。我一直坚信设计不只是为特权阶层服务,而是给每个愿意欣赏的人,提供一份独特的体验。
1
PeninsulaHotel
遮风挡雨的屋檐
▲大堂正中的雕塑出自KeisenHama,描绘的是宇宙中心的一只卧龙。
在霍乱时期的爱情一书快结尾处,作者说道,“旅途中的风景,自有其遮风挡雨的屋檐”。这句话我一直印象极为深刻。说道旅程,人们往往醉心于前所未见的奇异景观,却忽略了一切辉煌景象之后,平凡人需要的,仍然是一方可以安静思考的空间。
▲大堂的吊灯,以日本灯节时下落的绚丽烟火为灵感。
虽然东京的酒店住过了十几家,但半岛一直是我最渴望的屋檐。之所以说“渴望”,也是出于无奈。本次出发前两个月,半岛的大部分房间已经被订空,只剩下了几间让人望而兴叹的套房。这种可遇而不可求,好像让我更珍惜每次入住的机会。要知道对大多数酒店榛果可没有这个耐心,产生“谁稀罕”这种逆反情绪,好像比较可能呢!笑~
▲半岛酒店是十余年间,东京批准建设的第一间独立建筑酒店。
位于皇居和银座之间,建筑师KazukiyoSato以日本传统灯笼为蓝图设计了酒店外观。内部的象牙白色墙壁外加米黄色栏木,则是反应艺妓们颈后的绘样。酒店的大堂基本上避免了自然光直入,而是以大型吊灯模拟烟火升腾和萤火虫飞舞的景象。还有我最爱的一点,弥漫整栋楼的独特柚子胡椒般的香氛气息。这里的设计,是以亲切的现代舒适感,和彻底的日本灵魂,赢得旅客的心。
▲婚礼的入场仪式,比想象中的流程简单得多。
对比东京的其他传奇性酒店,比方说电影迷失东京的采景地凯悦酒店,你会发现半岛酒店的日本本地客人比重最高。榛果曾经两次,在晨间用餐时,遇到年轻夫妇举办婚礼。新人和家属都身着和服,伴随着钢琴独奏的婚礼进行曲,轻轻穿过酒店大堂,气氛欢愉但宁静。东京独有的和洋相融气质,忽然就弥漫整个空间。这也是我关于日本最妙的记忆之一。而下一分钟,新人消失于视线,才猛然想起自己是在吃早餐,接下来还有一天满满的行程呢。
▲地下一层的烘焙坊,由一条走廊一分为二,两边的师傅在工作时遥遥相望。
如果没机会入住的话,推荐大家到大堂喝杯茶休息一下,就能领会到酒店的神韵,也是很棒的体验呢。
OutfitIdeas——AllfromLaneCrawford
既然是居住的场所,舒服做自己最重要。
▲条纹连身裙Tome;绑带高跟鞋GianvitoRossi;水桶包3.1PhilipLim;太阳镜LindaFarrow。
2
Itoya
可以带回家的设计
▲跻身于银座二丁目,Itoya仿佛一篇静谧的绿洲。
在银座让人目不暇接的商店中,我能准确的说出自己最爱的一家商店,那就是位于二丁目,门面狭窄却有12层的Itoya,中文叫做伊东屋。这里其实是一间文具店,没错,在最浮华的街区,还树立着这样一片静谧的都市绿洲。
▲Itoya的标识,一根红色回形针。
现实的说,设计往往是为特权服务。当谈起这两个字,大多数人的第一反应,是各种高冷的现代画廊,宏伟的艺术空间。而Itoya贩售的,却是任何平凡人都可以拥有的设计。比如一楼的空间,主要是各种节日卡片;二楼是便签信纸和信封,还有一个小型邮局,顾客可以做下来用墨水笔慢慢书写。三楼是桌面书写工具。
▲位于二楼的小型书写空间。
四层是会议用品,以各种皮质笔记本为主。五层是旅行小物,榛果和妈妈每人入了一大套收纳包。六层是家具用品。七层销售高级纸张,以竹本见本贴的彩色纸张为招牌。八层以传统折纸为主。
▲琳琅满目的彩色样纸。
▲三楼的墨水和钢笔角落。
就好像如此八层楼的乐园还不够,再移步楼上,11楼的狭小空间竟然被改造成了城市农场。密封的金属玻璃门内,绿叶植物生机勃勃。在东京这样的都市森林中,以外邂逅这一小片生命。
▲实际上走廊的空间很灰暗,与明亮的温室形成强烈反差。
在不需要书写的时代,文具本身就是一种奢侈,然而它却是你可以承担的起的奢侈。在人人都能舒服地流连的空间,提供安详的审美体验,大概就是设计的奥义。
OutfitIdeas——AllfromLaneCrawford
活泼的购物气氛,想要穿成时髦少女!
▲连衣裙VictoriaVictoriaBeckham;巴拿马帽SensiStudio;星星链条包StellaMccartney;藤蔓项链LuluFrost。
3
St.MarysCathedral
神在人间的居所
▲从天空中俯视的角度,教堂顶棚形成了一个十字。
似乎很少有人跑到东京来看教堂的,笑~但是自从在MonocleGuide上看到了丹下建三设计的圣玛丽大教堂,我就心心念念,事实证明实在是不虚此行。感慨的是,在各类的旅游书籍上,往往对此教堂只字不提,之前查了国内的旅游网站,也是在东京排位开外的景点,实在可惜了如此杰作。
▲人在地面的观感。
榛果也不是研究宗教建筑的专家,就简单讲讲自己的直观感受吧。我觉得圣玛丽的设计精妙之处,在于从内到外,教堂提供了一个完整的让人心生敬畏的体验。教堂的外观,其实由八面巨大墙壁构成十字架。这个十字架结构,要在空中才一目了然。在地面的人的视角,只会觉得是一栋宏伟的现代建筑,除非空间想象能力很高的人,否则大概无法在脑中构成教堂的整体形态。
▲右手边的钟楼,反倒让人印象非常深刻。
在进入教堂以前,钟楼反而是最吸引目光的建筑。塔高近60米,顶部扭转成一只高耸的十字架。其实圣玛丽大教堂最初建于19世纪末,本就是哥特式建筑。由于二战中东京屡遭空袭,教堂被毁,才有了现在重新设计的版本。哥特建筑以挑高空间和尖拱为特色,在如今版本的教堂设计中,依旧可见。
▲教堂正中的祭坛,一点红色是整栋建筑中的唯一明亮色调。
真正打动人的还是圣玛丽教堂的内部。抛物线形的巨大墙壁呈灰色,近看其实是木质,颇有些斑斑驳驳。不同于欧洲教堂的复杂室内结构,这里八面墙壁构成的巨大空间,几乎没有任何隔间。正中的白色祭坛上,铺设简单的红色配饰。其后延展向上的黄色玻璃,灵感源于最后晚餐的餐桌。些许的自然光从棚顶的十字窗洒下,从步如教堂的一刻,人时时刻刻在被提醒自己的渺小。
▲正对祭坛的一面,设有近期才装好的巨型管风琴。
上图中的管风琴,有些ArtDeco的气质,忽然让我想起了克莱斯勒大厦的门厅。很可惜在参观教堂时没有弥撒,也无缘听到演奏。看多了满藏奇珍异宝,历经数世纪建立起的欧洲大教堂,再对比东京圣玛丽,简洁恢弘,朴素到几乎无任何装饰。其实神的力量,又何须华丽的宝藏和金线来凸显。
OutfitIdeas——AllfromLaneCrawford
与丹下先生设计相称的衣服配上活跃的配饰。
▲围巾FrancoFerrari;托特包Marni;斗篷与层叠九分裤Hyke。
4
TsutayaDaikanyama
书之森林
▲蔦屋書店招牌,干净的白色字体。
爱读书爱买书如命的人,到哪儿旅行也少不了去书店逛一逛啊。连锁书店之中,似乎特别喜欢日本品牌,所以这次来东京,去了坐落在代官山的一片都市绿洲之中,大名鼎鼎的蔦屋书店。
▲外墙上的T型,是书店的首字母,也是标识。
蔦屋书店由三座独立的房子构成,借以区分六大类书籍,横亘其中的杂志大道,有55米之长。我特别特别爱看杂志买杂志,本来惊喜的不行,又忽然想到语言不通,也是无奈。其实在语言不通的国家逛书店,对于真正的书迷来说,才是别有洞天。更何况日语与中文有些字通用,边看边猜,也是蛮有趣的。
▲建筑间的回廊和绿色植物。
即使如此,还是可以得知书店的馆藏之丰富。比如旅行类,机械类,艺术史类,都有单独分割的区域。其中关于艺术和设计的区域,藏书之丰富甚至超过了大多数专项书店,看到了很多只是听说过,却从未见过的生僻书籍。店中有我已经很多年没见过的大型唱片专区,旁边是老式的CD试听机。旅行书籍区域里,设立了旅行资讯服务台。如果看着看着忽然有背包就走的冲动,工作人员现场就可以帮忙安排行程。菜谱和饮食类书籍旁,甚至还有特产大米可买。
▲杂志长廊。
还有一个细节很棒,就是艺术类书籍多以铜版纸彩印画册为主,在大多数书店中,如此价格昂贵的书籍都是塑料薄膜密封。但蔦屋书店基本每一本书,都有一册拆封好的版本供翻阅。别看这么小小的一个贴心设计,就省的我每次抱着一摞摞去咨询台请人协助拆封的麻烦。对于爱书之人,是多么优厚的待遇。
▲店中竟然在进行关于美国城市波特兰的小型展出。
最近读了蔦屋书店设计师原研哉的一段文字,感到特别安慰。因为在纽约这些年,我眼看着书局一家家倒闭,即使是看到亚洲的书店文化如此繁荣,也怕是昙花一现,心慌得很。他说“人类的形体无法抽象化。在物质世界中生活,是人类的宿命。人类会本能地在无法墙面画的物体中,寻找触感,气味,风情与韵致。由纸张组成的书籍,蕴藏着同样的感性与文化”。
OutfitIdeas——AllfromLaneCrawford
在书店自由休闲的氛围内,随性浪漫的搭配是主题!
▲上衣裤子RosieAssoulin;马鞍包Chloe;凉鞋AlexanderMcQueen。
5
Kyu-Iwasaki-teiGarden
穿越百年东京设计
▲宅邸洋馆正面,并不是很高大的一栋楼。
我喜欢看过去家族的古宅,毕竟是曾经有人居住其中,似乎比博物馆中的历史更为生动。旧岩崎邸位于东京都内,是三菱财阀岩崎家族的住宅,日本近代洋风木质宅邸最高杰作之一。原来有二十几栋,可惜现在只剩下三栋楼。分别是上图中的洋馆,侧面的和馆,还有一座小小的撞球馆。
▲洋馆内空间颇灰暗,以酒红色和深褐色为主调。
洋馆的设计师是JosiahConder,被称作日本现代建筑之父,曾教育了很多杰出的现代建筑师。这座住宅以詹姆士风格为主,配以少量伊斯兰教主题。其实走进去反倒没有外表的华丽观感,以深色调为主,内部空间也十分含蓄,似乎没有欧洲大宅院的辉煌气息。对了,一进屋就想去了小时候看的金粉世家,当中男主的家里,大概就是这个气质了。
▲明亮的回廊是后来附加的建筑,远处的小木屋是撞球馆。
整座洋馆以接待客人为主要目的,屋内配色多含蓄深邃。只是穿过会客室到达外廊后,眼前忽然明媚起来。这条小走廊生机勃勃,连旧日的沙发和茶几都未移走,似乎很能想象当年岩崎家族的年轻人在廊间嬉戏休闲呢。
▲和馆前的传统日式枯山水。
沿着洋馆的长廊像左手边一回转,忽然就进入一条和式走廊,通向和馆。原来岩崎一家人仍然习惯和式居室,此间的隔扇和屏风都由当时著名画家桥本雅邦所做。现在还依稀可见绘制的四季日本山水图样,可惜和馆绝大部分已被焚毁。
▲从宅邸的花园望去,和洋两馆比肩而立,也不突兀。
和洋相融,一直是近现代日本社会的课题,也如实的反映在了时代的设计之中。旧岩崎邸是结束一天东京设计之旅的绝佳地点。
OutfitIdeas——AllfromLaneCrawford
想要稍显和风的立体剪裁来搭配浪漫颜色。
▲长外套HelmutLang;耳坠KennethJayLane;凉鞋PaulAndrew。
即使太忙没时间做旅行规划的人呢,也可以避开观光客常去的敷衍景点,仔细体验东京的传统与现代。只要参加连卡佛和LuxeCityGuide联手推出的订制6日5夜东京之旅就好啦!
交通
-国泰或港龙航空来回香港至东京之商务客位机票-来回机场专车接送
5晚住宿
-榛果最爱的东京半岛!酒店住宿连每日早餐
私人导赏游(行程策划:LUXECityGuides;行程设计:ContextTravel)
-「宗教与游乐」「美学」及「传统东京」英语导赏游连接送
尊享礼遇
-每房可获由半岛酒店提供之红酒1瓶
-每位可获RMB¥10,连卡佛购物礼券1张
-每位可获LUXECityGuides东京旅游指南1本
LaneCrawfordBlitzXLuxeCityGuide
要多多感谢连卡佛和Luxe城市指南
联手推出的五城市订制旅行体验
最后有福利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oubaoa.com/obxw/61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