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激流网编辑部
沃尔夫冈,来自德国西部鲁尔区工业重镇波鸿市,欧宝汽车公司退休工人、职工委员会成员。
一个上世纪60年代的德国大学生,在年的运动中成为一名马克思主义者、一名毛派青年,这并不奇怪——在那注定不能平静的年代,如火如荼的时代潮流点燃了火一样的青春,类似的故事当年随处可见。
而我们的主人公不一样的地方在于,理想飞扬之后,这位毛派青年决定听毛主席的话:进厂工作,与工人阶级相结合。他最初的想法很简单:在厂里建立一个共产主义小组,而这至少要在厂里待六个月——结果,这一待就是30年,直到退休才离开。他当年的小伙伴们,早已回归主流,各奔前程,而他至今仍在为当年的初心而奔波:追寻全球化年代的工人脚步,为中德工人的共同利益而奋斗。
沃尔夫冈,来自德国西部鲁尔区工业重镇波鸿市,欧宝汽车公司退休工人、职工委员会成员。一米八几的身高,满头银发,挎一个老式解放军挎包,性格纯朴,精力充沛,严谨守时。年10月21日,激流网采访了这位既普通又充满传奇色彩的人物。
从学校到工厂
年,是德国历史上非常重要的一年,是青年起来革命的一年,今天的很多媒体会重新回顾那一年发生的事情。当时我是波鸿大学的学生,学习社会学、文学和基督教。大学毕业后我本应该去做中学老师的,然而在年,我在海德堡大学参与了一个几千人的抗议活动(此时我已不再学习基督教),在这之前我从没想过要参加政治,正是从这次活动中我发现了政治的意义。
年的时候大家都来参与辩论,基本上都偏向左派。很多教授也参与辩论,有些教授是法西斯年代留下来的,有些学生也和家长辩论,我的父亲就是法西斯年代的官员。
年政府颁布了《紧急状态宪法》,一旦出现社会动荡,政府可以采取强制措施。大家觉得这不是和法西斯一样吗?都反对这个法案。
当时我们放眼拉丁美洲,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oubaoa.com/objg/56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