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李钢通讯员徐晓霞图/由广州知识产权法院供图商标权人制造销售的正品被自家经销商起诉侵权?平行进口构成商标侵权或不正当竞争?日前,广州知识产权法院公开宣判欧宝公司诉施富公司侵害商标权及不正当竞争三案,首次以判决形式明确平行进口行为不构成商标侵权和不正当竞争。据记者了解,德国OBO公司(下称OBO公司)是OBO注册商标的权利人。OBO公司通过定立排他许可使用合同的方式,许可欧宝公司在中国大陆开展相关产品销售业务。但是在年4月,欧宝公司发现施富公司从新加坡进口OBO品牌防雷器产品至我国销售,于是就起诉至广州市南沙区人民法院,认为施富公司的行为侵害涉案商标权且构成不正当竞争,要求施富公司停止侵权、消除影响、赔偿损失。但是,南沙法院一审认为施富公司不构成商标侵权和不正当竞争。欧宝公司不服一审判决,上诉至广州知识产权法院。该院依法审理后作出终审判决认为,涉案产品是合法来源于商标权人的正品,施富公司未损毁、遮盖商标标识,未变更产品质量和包装,不侵害涉案商标权。同时,施富公司寻求低价产品降低经营成本、追求商业利润的行为不具有反不正当竞争法上的可责性,行为过程未违反诚实信用原则和公认商业道德,不构成不正当竞争,二审法院依法予以维持。据介绍,此次宣判是广东法院首次对平行进口侵权定性问题作出明确回应,通过及时回应社会关切、依法划定行为边界,进一步明晰涉平行进口案件的裁判思路,在侵权判定、法律适用和社会影响等方面均具有探索和首创意义,引发广泛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oubaoa.com/obtd/12170.html